Facebook世代 VS Instagram世代

img_9199

圖片來源:桐谷美玲IG

日文班的初中女學生忽然舉手,嬌嗔地說:「Miss,很悶呀!可不可以播片?」她是IG世代,FB已經式微。朋友說FB玩多了,讀書變得有點困難,因為習慣跳來跳去看短文短句。FB禍害很深?少年,你還未沉迷IG吧?

張愛玲說都市人的生活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,我們看見海的圖畫,後看見海;先讀到愛情小說,後知道愛,借助於人為的戲劇,但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。IG的世界更不健康,因為它比戲劇更美好,濾鏡下的吃喝玩樂像添了色素的味精,好看、好吃、人造,而且不宜多用。

研究說整天蹓躂IG,容易抑鬱,放心,不是因為J開的照騙反差太大,反正你一輩子都看不到真相,只因在IG的國度,別人活得太好,不是旅遊就是買名牌,那些歡愉還用apps修飾得五彩斑斕,低頭一看自己這個灰溜溜的LOSER,又怎能不鬱悶?

我不知道IG世代會否比FB世代更容易抑鬱,不過可以肯定IG比FB和諧,誰會在貼J圖的地方辯論?

形式決定內容,印第安人不可能用原始煙霧信號討論哲學;照片無法闡述抽象的概念與觀點,它可以複製一棵樹、一角海灘,但不能拍下「整個大自然」或「整個海洋」,也無法闡釋什麼是「公義」、「愛情」或「城邦論」;blog與xanga沒有書本的厚度,承載的內容始終欠了點重量;Facebook助長了punchline,長文只會趕客;IG更絕,模仿學前幼兒的視野,那是由圖像建構的世界,hashtag的片言隻語要平白common, 才可以更容易讓followers找上你,不光如此,IG不同FB,資訊不是主菜,圖片才是,所以不能share link,同時隔絕了爭拗,因為照片沒有句法,你無法與它理論,只有用語言鋪陳的觀點,你才能討論、質疑和駁斥。

雖然IG添了過多味精,在審美疲勞的美麗新世界,腦袋卻很輕鬆,圖像講求審美的反應,而不是思考,看了不誠實使用電腦的美女圖,只覺賞心悅目,心情愉快,手指只需輕輕按一個心,然後繼續往下滑。當然,聲稱自己喜歡看書也可以只看鄺俊宇,就算你沒有下載IG,FB也可能只分享娛樂新聞和女神照,可是IG的形式限制了傳遞訊息的方式,即使你想貼長篇文章,也沒有人能夠忍受那醜得可以的排版,而且在圖像的世界唱反調,通常沒什麼好結果,不想門可雀羅,最後只好回歸原始的視覺語言。

《娛樂至死》說從前人類不能把經驗傳遞給別人,於是發明了語言,為了描述與傳遞不同概念和內容,同時迫使了腦袋的開發,但如果通過手指比劃就能傳播,我們的嘴巴沉默了,寫作的手也停下來了,腦袋便開始萎縮。

發表留言